原标题:
座落在果宝河畔的大方县牛场乡果宝小学,是大方农村教育的一个窗口、一面旗帜。这里云集众多教坛新秀、教育精英,他们是大方农村教育事业的脊梁。校长朱光俊,无疑就是这里敬业奉献耀眼明星。
从1977年高中毕业到凤山公社凤山小学代课开始,朱光俊38年里只做了两件事:当一名普通的农村学校老师和校长。但是,就为了做好这两事,朱光俊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年华。朱光俊说:“教育是个良心活。”他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。38年来,他为自己修筑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路、用无私的爱温暖了万千学子的心灵。
民代生涯,催生一颗教育心
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,1977年朱光俊从大方一中毕业后,先后到凤山公社凤山小学、五凤公社五凤小学和百岩公社代课。期间,他因底扎实,除了平常给学生上课之外,周末还有给所代课学校的教师们上课。1980年9月,因老家贫困落后,全村基本上找不到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,孩子们也基本上没有上学,面对如此情况,加上在亲戚和朋友强烈请求下,朱光俊又来到果宝公社辣子民校,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办学生涯。
1981年1月,朱光俊参加了大方县民转公和全县经营管理干部考试,考试成绩出来时,朱光俊愣住了,两样考试成绩都是全县第四名。应该放弃谁、或者是选择哪一个比较好呢?正当朱光俊在这两者之间徘徊不定时,家人和朋友便对他说:“光俊呀,你还是放弃教师选择做经营管理吧,六龙区的那个站长马上就要退休了,加上你这次报的又是那里,去了以后,他明年退休了你就是站长了。如果你选择了做教师,注定你一辈子是清贫的,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。”
徘徊间,学生的身影时刻在朱光俊的脑海中浮动,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又一次出现在眼前。一念间,朱光俊“脑子一发热”,居然放弃了升官发财的机会,选择了被人们称为“臭老九”教师行业。从此,朱光俊以“正规军”的身份,在果宝小学的每一个角落留下来不可替代的身影。
1986年,朱光俊因成绩突出,毕节决定调他去工作地区公安局,但考虑到家乡和学校的实际情况,朱光俊再三考虑后,毅然拒绝了去地区工作的机会,继续留在果宝小学的三尺讲台上。
贷款办学,逆袭农村孩子命运
为了让以朵村广大群众搬出穷窝、拔掉穷。1992年,组织决定由朱光俊担任果宝小学校长。当时的果宝小学硬件实施和制度不健全,常规管理差,师资力量非常薄弱:“当时,整个果宝乡近万人口中,只有两名学生能够考取示范性高中;当时的果宝乡每年都有一百多名小学毕业生,但到初级毕业时就基本跑完了,曾经最多的一年只有43名学生参加中学毕业考试,”朱光俊回忆着说。
2003年,在果宝小学当了10年校长的朱光俊,在也不能容忍对于破旧不堪的校舍只是修修补补。在没有得到上级教育部门任何批示的情况下,他决定联名贷款办学。于是,为了这些似乎有些豪华的校园和教师宿舍,朱光俊决心变卖自己的房屋、土地和他母亲的寿材,甚至除了请学校教师帮忙贷款以外,还把女儿出嫁的彩礼钱也投入到学校建设。
学校的环境明显改善了,但朱光俊和学校的老师们身上背负起将近百万的债务,每个月还了贷款,部分老师只能靠借生活费度日,甚至一度还借过高利贷。是激情还是极端?面对领导还有公众的质疑,朱光俊用近乎呐喊的语调说,“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把果宝小学办成一流的村级小学,我们要办出毕节地区无人能比的学校!”
朱光俊的这一举动,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,甚至吸引了上海交大的博士生来该校当老师。2010年9月起,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徐宇虹倡导她的博士学生,每两人组,轮流走进果宝小学支教。期间,果宝小学教学环境堪称“豪华”,教学质量飙升。可是,学校却欠下的186元的巨额债务,也一直困扰着朱光俊。2011年底,朱光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,大方县政府决定在以前年度结余的教育经费中划拨186万元,解决果宝小学的债务问题。当笔者问到他相关办学的辛酸时,他兴高采烈地说:“我做的是价值生意,不会亏本的。”
三本教育,彰显人文关怀
2009年初,朱光俊为了扭转学校乾坤,他大胆地提出了 “以生为本、以师为本、以民为本”的“三本教育”办学思想。这不是句口号,而是刻在朱光俊心中,落实在学校的每项规章制度、日常管理中,他特立独行地实践着他的“三本教育”理想。
“为了让师生在学校快乐成长、开心工作,处了学校的奖励制度外,朱校长还明确规定,凡是从果宝学校毕业的学生,都要跟踪服务对大学毕业,决不让每一个学生因没钱而掇学。”同时,朱光俊从2008年开始,坚持每个寒、暑假都组织全校教师,分组、包片对全校学生进行家访,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和寒暑假生活与学习情况。
为了稳定学校教师队伍,朱光俊还鼓励年轻教师在学校内找对象,只要夫妻双方都是学校的,学校免费为他们举行婚礼:“2014年学校7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,我还得到10000元奖励礼金。” 教师李贤军开心地说:“学校还规定,凡是要买车的教师,学校还补贴20%,其余教师每年补贴1500元的车费。”
除此之外,朱光俊还坚持每年春节到新老师家里去给其教师父母拜年。“今年春节前,朱校长他们扛着一箱苹果,带着300元慰问金到赫章老家给我父母拜年。”特岗教师郎挺说,“有的老师家在遵义市,离这里有上千里路,校长们不辞辛苦都要一一拜到,让我们的家人既感动又觉得不可思议。”
是呀,真的不可思议。近年来,果宝小学在朱光俊的带领下,培养了一支教学质量过硬、师风师德建设良好的优秀教师队伍,走出了一条坚持多元化发展和特色办学之路,打造了一张帮扶“孤儿单亲、留守儿童、弱势群体”名片。同时,学校还先后被评为贵州省“绿色学校”、 “多彩贵州平安单位”、“ 星级文明示范校”、 “五个一工程”示范学校和毕节市首批市级“规范化办学示范校”等荣誉称号,而朱光俊自己,则先后被大方县委、县政府联合授予“大方县十佳校长”等多种称号。
再过两年朱光俊及要退休了,当笔者提到退休这一话题时,他却理直气壮地说:“即便是组织要求退休,我也要向组织申请干到2022年,那时,学校刚好满100周年,我要主办完学校百年校庆才退休。”朱光俊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,对师生无私关爱,不仅受到全校师生的拥戴、家长的赞誉,同时还得到各级领导、同行的好评,朱光俊自己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乡村教育的奇迹。